无数士子中脱颖而出,摘得了状元的桂冠。
\n
如今,新的风口再次出现,叶祖洽怎么可能错过?
\n
而正好,他从元祐元年开始,就一直在礼官为官——以集贤校理为礼部郎中。
\n
所以,他有的是时间,钻研学术,发表文章。
\n
这一年多下来,他光是给汴京义报就投稿数十篇。
\n
每一篇都在想方设法的,找不同的理论依据,来给沈括的【格物致知】背书。
\n
不得不说,叶祖洽的学术理论基础是相当不错的(他算是熙宁进士中,理论基础最扎实的几个人之一,在学术方面能比他强的,可能就陆佃、游酢等少数人)。
\n
有了他的帮忙,沈括的理论,在儒家思想经义方面的bug,开始被一个个打上补丁。
\n
只是,叶祖洽的补丁,有些粗暴。
\n
他用的办法,是新党一贯的‘重新解释’、‘再次定义’神功。
\n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n
圣人的微言大义啊,是藏在字里行间,蛰伏于前后因果之中的。
\n
不能单纯抠字眼,而应该用更高的视角,联系前后文,再辅以当时天下的背景来理解。
\n
脱离了这些,怎么能学好圣人经义?
\n
看着倒是很合理,就是新党的【重新解释】、【再次定义】,通常都很暴力!
\n
和《字说》一样,都是走用学说来服务政治的路子。
\n
这就让一大批老学究,愤怒非常。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