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n
还得时不时的去后宫中,与妃嫔们黑天胡地的造人。
\n
任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n
像是赵煦的父皇,熙宁时,因为大部分政务,都有王安石帮着处理,所以身体一直很好。
\n
但元丰元年以后,身体就迅速垮掉了。
\n
原因就是,他在罢免了王安石后,想要将一切权力集于己身,大权独揽。
\n
他成功了!
\n
但后果就是身体迅速垮掉。
\n
不过三十来岁,就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死于中风。
\n
赵煦的上上辈子的早夭,其实也和他亲政后,急于出成绩,后来身体不好了,又急于生儿子有关。
\n
所以,赵煦一直很重视中枢的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
\n
即位以来,所拜任的宰执大臣,都是尽量选用那些有能力,经验丰富,熟悉朝政和天下情况,同时不会激化矛盾的人。
\n
尤其是,先后拜任的两位左相,韩绛和吕公著,都是能控得住场,稳得住基本盘的人。
\n
正是这些人,将大量的细务庶政,接手过去,处理的井井有条。
\n
使得赵煦,得以按部就班的悄然推动他自己的议程。
\n
当然了,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有的。
\n
都堂权力,已空前强势。
\n
宰执们的签押的帖子的效用,已经开始接近唐代宰相们签押的堂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