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6章 刻书大佬
\n
福建建阳陆路连接江浙和江西,地形多山,在农业时代经济比较差。
\n
自从南宋朱熹到此讲学以来,建阳人从刻印朱子讲稿开始经营印刷业,依靠成本优势渐渐承接江南和江西溢出的印刷需求。
\n
时称“书棚到处贪翻刻,俗本麻沙遍学堂”。
\n
建阳书和麻沙刻,是此时读书人眼里廉价书籍的代表,当地已经形成了印刷产业链,有不少印书世家。
\n
其实这几年建阳书坊的经营一直面临很大的竞争,竞争的对手就是在江浙新晋崛起的书商们。
\n
嘉靖以来印刷业大兴,江浙书商虽然用工成本较高,但是因为江浙的读书人更多,就地印刷就地贩卖,省下了运输费用,所以稍稍价格高的书籍都有成本优势。
\n
这种情况下建阳的书坊主们只能开始改变经营方式以求自救。
\n
三台馆主人余象斗就是个中翘楚。
\n
余象斗的父亲、叔祖全都是有名的书坊主,他也是读书人出身,考中过秀才。
\n
六年前余象斗的父亲过世,他放弃科举继承家族的刻书事业,除了接手父亲的双峰堂,又创建了自己的三台馆书坊。
\n
然后这厮就开始了骚操作。
\n
余象斗成立三台馆书坊之后先是继续印科举参考书。
\n
过去双峰堂的科举书文字拙劣,诸子的名目起的相当俚俗销路不好。
\n
余象斗深谙营销之道,他接手书坊后通过金钱关系直接请来当科的会员、状元挂名编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