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那个惩罚……”
\n
“朕该受的。”
\n
……
\n
【同时,土地兼并的发展,还使得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愈益减少,而额定的赋税又要保证交纳,于是征粮时“浮收”之弊也越演越烈。】
\n
【“乾隆初,州县征收钱粮,尚少浮收之弊。其后诸弊丛生,初犹不过就斛面浮收,未几,遂有折扣之法,每石折耗数升,渐增至五折六折,余米竟收至二斗五升,小民病之”】
\n
【道光元年(1821),两江总督孙玉庭请求准予八折征收,以限制浮收。经过朝臣一番争论,清廷终因害怕公开批准浮收,会造成浮收无法控制而作罢。】
\n
【高额的地租,繁重的赋役使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越来越多的人陷于无田可耕、无业可守的境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亡。】
\n
【大批自耕农破产,朝廷直接掌握的纳税丁户急剧减少,而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又采取各种办法逃避赋税,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征收上来的地丁税必然要减少。】
\n
【加上当时吏治败坏,清朝各级官吏侵吞正项钱粮的现象也愈益加剧。】
\n
【这样就使清朝的财政“亏空”问题日益严重。】
\n
【道光十九年户部查明,各省拖欠未解户部的赋税达到二千九百四十余万两,相当于清朝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n
【在收入减少的同时,支出却在增加,尤其是军事开支更为突出。】
\n
【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n
【清朝统治已摇摇欲坠。】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