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乾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n
所以他才立志做仁君圣主吗。
\n
后续怎么样不提,最起码一开始是这么做的。
\n
但是……
\n
想着官吏兵弁的催科浮收、包揽词讼、巡缉索钱、勒逼商旅、窝留娼赌……
\n
乾隆缓缓闭上眼睛。
\n
种种凌虐,无恶不作。
\n
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
\n
此种情势下,百姓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团聚在官府的周围,成为自觉的同盟。
\n
清朝也在百姓心目中缺乏这种号召力。
\n
乾隆又睁眼看了一圈俯首的众臣。
\n
在官、民、夷三者之中,力量最大的是民,力量最弱者亦为民。
\n
有组织的民众,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n
而涣散的民众,则对最微小的暴力也无法抵抗。
\n
既然如此……
\n
为什么不能由朕来组织民众呢。
\n
乾隆眼神晦暗。
\n
一如……魏孝文帝……
\n
……
\n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能够使清廷和统治阶级上层中的多数人警醒和振作起来。】
\n
【恰恰相反,他们日益消沉。】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