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军情的顿变,则是过于缓慢了。】
\n
【清廷的决策往往比实际慢半拍,甚至慢一二拍。】
\n
……
\n
大唐。
\n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能知道了上一瞬的情形,待下一瞬来看时,情势或许就变了,更别说二三十天才接到战场前方的消息了。”
\n
李世民斜靠着软枕,捻着胡须若有所思道:
\n
“兵贵胜不贵久,传递到天子耳中的信息又杂乱无章,如何能让君父做出精准的判断?”
\n
“贻误战机的后果很严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有必要的。”
\n
“但这对清朝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挑战啊。”
\n
房玄龄看着天幕,开口道:
\n
“军情的准确程度和传达速度对于战争至关重要。”
\n
“但皇帝本人的态度也十分重要,现在……不,只怕道光与清臣的观念依然没有转变过来。”
\n
众人明白房玄龄的意思。
\n
简而言之,就是剿与抚的区别。
\n
自古以来,天朝对四夷的态度无非两种。
\n
剿、抚。
\n
但不管是剿还是抚,前提是主动权都掌握天朝手里。
\n
而清朝……
\n
……
\n
【正因为当时的驿递速度,更兼清朝毫无战争准备,道光对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