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如委员胥吏有卖放情弊,均予重惩。”
\n
“倘透入内地货卖,一经发觉,穷究来从何处,买自何人。”
\n
“不得以买自不识姓名商船搪塞朦混。”
\n
“失察卖放之监督及委员吏役人等,一并严惩不贷。”
\n
乾隆看了一眼,刑部官员,冷声道:
\n
“定立科条,凡商贩售卖鸦片烟者应作何治罪。”
\n
“侍卫官员等买食者应议以何等罪名。”
\n
“军民人等买食者应议以何等罪名。”
\n
“奏定后,通行颁示。”
\n
……
\n
【道光元年(1821),清朝重申禁令,不许在澳门、黄浦囤放和贩卖鸦片。】
\n
【英国鸦片贩子便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建立走私据点,在伶仃岛停泊固定的“趸船”,存放外洋运来的鸦片,并由兵船加以保护。】
\n
【他们又勾引广州的土棍,以开设其他店铺为名,暗中包售鸦片,称为“大窑口”。】
\n
【中国鸦片贩子到大窑口看过样品,然后交款,得到大窑口的提货单,到趸船提贷。】
\n
【提出的鸦片专门有包办武装走私的快船运到各地,这种船名为“快蟹”或“扒龙”。】
\n
【鸦片运到内地以后,又由该地的衙门吏胥、军官、土棍等开设“小窑口”,售卖到各城乡市镇。】
\n
【道光十四年(1834)英国政府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而由英国外交部直接派出驻华商务监督,指挥对华“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