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整理的差不多之后,刘备愁眉不展枯坐着。
徐庶则是陷入沉思之中,并州山河表里,易守难攻,是理想的霸业之地。只须解决产粮的问题,便可在这战国之世,再立起一个晋国来!
“先生可有何发现?”刘备终于忍不住问计道。
“明公且看!”徐庶将并州的地形舆图摊开,指着舆图道,“并州东有太行以为屏障,大河贯穿并州。世人皆以为太原、上党、雁门三郡为并州核心,乃是因三郡汉民聚居。然春秋之晋、战国之魏与秦争河西地长达数百年,可见河西之地也不容忽视!
故庶以为,西河、云中、五原、上郡等郡亦当掌控于手,云中、五原、上郡如今汉胡杂居,且以胡人居多。但此数郡皆汉土也,怎可轻易弃之。
黑山军家眷,当安置些许于太原、雁门,大部则迁于西河、云中、五原、上郡等地,再令数郡胡人入汉籍,杂于汉人之中。如此数代之后,则再无胡人矣!”
刘备跟随着徐庶的指引细细查看舆图,在徐庶话音落下后忍不住拍膝赞道:“先生此言,令备茅塞顿开矣!先生之计,乃是国家百年之计,化胡为汉,更是千秋工业。备得先生相助,何愁不能兴复汉室!”
徐庶笑道:“明公过誉了。细细思之,此事却多有阻碍,还须明公一一解决。”
“无妨,既有定计,再是险阻又有何妨!”刘备思忖了片刻道,“如今唯一难题便在于将各郡收入囊中,益德急躁,黑山军可为方面之任者唯飞燕而已。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明公可先据有雁门、太原二郡,待二郡在手后,便可立国称王,举汉旗,传檄各郡!”
“先生果然妙计!如今太原人心未定,我与飞燕将军坐镇晋阳,先生辅佐益德北取雁门,先生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