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的画面越来越少——
\n
陆严河一直怀疑,那是为了扩大观众范围,让很多接受不了恐怖场面的观众也愿意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n
总而言之,恐怖片越来越讲“主题”。
\n
比如《逃出绝命镇》,它恐怖的是黑人数百年来所遭遇的生死威胁和尊严威胁。
\n
比如《小丑》,它恐怖的是童年阴影,是暴力和歧视。
\n
恐怖电影,尤其是大卖的恐怖电影,越来越从直接的、视听表现的恐怖,转变为处境式恐怖。
\n
《迷雾》中间有很长一段篇幅,还是用了视听表现来展现其恐怖的,但整部电影的主旨,却不是一个恐怖片的主旨。
\n
因为恐怖的主体,它本身是一个受害者和复仇者,它不是纯粹的恶。
\n
它是恐怖的表面,而当年的纵火烧人事件,才是恐怖的里层。
\n
陆严河喜欢这样一种对照关系。
\n
《迷雾》的人物对立和对照关系,是陆严河当初看中这个剧本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n
抛开表面的恐怖和惊悚元素不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它不创新,实际上,甚至有点老调重弹,但拍电影从来也不需要一个多么创新的主题和故事。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讲的都是别人已经拍过的事。关键还是讲故事的手法,以及讲的节奏。
\n
四个年轻演员的演技,为这部电影贡献了非常扎实的情境基础。
\n
武打戏有个说法,你这个动作演员的武功多强,其实不在你打得怎么样,而是被你打的那个演员演得怎么样。
\n
演员就是那个呈现的主体。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