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今日准备去哪里参观时,郑荨猛然抬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们,“老祖宗们,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后世关于太阳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冕羽毛,如同光幕所示,日冕羽毛是日冕中类似羽毛状的结构,由太阳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形成,常见于太阳两极区域
其形状细长弯曲,像羽毛向外伸展,是日冕大尺度磁场分布的直观体现,对研究太阳活动和日地关系有重要意义
我想问你们的事,古人为什么将太阳叫做“金乌”?你们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吗?你们是用什么工具观测到的呢?”
刚刚起身准备出去上车的老祖宗们…
见老祖宗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郑荨又戳了戳系统,008无奈开口, “宿主,日冕羽毛的观测条件极其严苛,首先要利用日全食自然遮挡或通过日冕仪人工遮挡光球,其次要选择特定波段,如在可见光、极紫外或X射线波段才更易观测到其结构
满足以上二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在太阳活动极小期时观察,因为这样,两极区域的日冕羽毛状结构才更为显着
最后还得借助高分辨率设备,即地面大型望远镜或空间探测器,如SOHO、SDO卫星以突破大气干扰才能捕捉其细节,所以宿主,科技革命以前,人类不可能观察到日冕羽毛这一结构
当然,古人是可能通过日食短暂察觉日冕存在,如史书上就有“日有冠珥”记载,但清晰观测到精细的“羽毛状”形态就是在为难你这些老祖宗了!
古人称太阳为“金乌”,应该是源于上古神话中三足乌驮日运行的传说,如《山海经》记载太阳“皆载于乌”,同时因太阳呈现金色光芒,且古人将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想象为“乌形”,如《淮南子》有“日中有踆乌”的说法,故以“金乌”代指太阳”
郑荨瞥了一眼有些尴尬的老祖宗们,默默掏出手机给“人文始祖”发起了消息,“@黄帝,@炎帝,@后羿,几位远古老祖宗早上好呀!晚辈想问问你们为何称太阳为“金乌”?”
正在努力学习后世几千年知识的远古老祖宗见郑荨@他们大为新奇,要知道由于远古时期的历史太过神异,后世的历代子孙想找他们聊天都显得束手束脚的,一向都是一副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模样哩!
而看完郑荨发到群里的几个视频,知晓她为何问起“三足乌”的远古老祖宗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半晌黄帝才一字一句回复道,“远古时,有位叫烛照的司日官,常在扶桑树下观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