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这份间隙,我们皇族会接过他们接过他们攻势的兵锋,具体的战略规划孤已然制定好下发给朝上各方武官,在孤居中斡旋下他们虽无异议,但总归需要有一个表率,你挥下的无归军是孤的嫡系,在这方面孤暂时还不能过于偏袒,需要你们打一些硬仗,啃一些硬骨头。”
“是。”紫衣太监没有丝毫迟疑。
李昭渊站起了身,向殿外走去:
“还有便是孤一直强调的军纪,北境之战有孤亲自统帅压阵,下面归心的军将自不敢多言,如今孤已不能再盲目亲征,你决不可乱了孤当初定下的东西,民虽微末,但亦有合力时,寻常百姓分不清什么是天兵,他们只知道谁能护佑他们安稳。”
“朝堂军队的改制也要提上议程,现有的募兵制度,现有军队体系很难维系住未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他们的军纪都是沿用着旧时代,但此事不能急,具体的东西,孤会在近些时日列出一个纲领细则,于再未来徐徐图之。”
说到这,
李昭渊于殿内顿住脚步,略微沉吟了少许,方才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便是财税,打仗就是打银子,如今这朝堂与地方的财税体制必然适应不了战时,但这方面孤所知不多,也还未得时间研习,得交给专业的人,你即刻去将户部的人诏来东宫,孤要见他们。”
初步收拢了权柄之后,李昭渊开始着手对朝堂一系列的东西进行改制,先皇创立的旧体制虽然好用,但毕竟是和平年代的产物,并不适用于这等祸乱年代,战争刚刚开始两月,弊端都尚未开始显露,但为君者总是需要走一步看三步。
吩咐好一切事宜,自金銮中走出时,内侍们清扫过的殿庭已然覆雪三寸,紫衣大伴先一步出宫去唤诏户部中人,李昭渊独自踏雪行在这巍峨的宫城,垂下的剑眸漆黑中依旧透着思虑,留下一串无名脚印。
大炎实在太大,任何政策任何政令的制定与下达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明日之后,大炎十四洲,亿万黎民都将扛在他的肩头,所以他一切举动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如此想着,已行至东宫殿前的李昭渊忽地借着九龙山势居高临下的瞥向了那名为相国府的地界,那里如旧灯火通明。
“...也不算全扛在孤一个人肩上了。”
盯着看了数息,他留下一声轻叹,缓步走入了东宫,等待着诏来议事的臣子。
...
...
...
嘉景四十八年,二月初五,大炎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