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方言荣获普利策历史奖的新闻,哪怕过了两天,依旧传得沸沸扬扬。
\n
不管是《人民报》、《光明报》等主流报刊的文艺版块,还是《文艺报》、《文学报》等全国大型文艺报纸,甚至是电台、电视台,也争相地报导和点评,而且特意派出记者堵着门地去专访。
\n
早先“五一九”这一国足耻辱性的时刻,俨然被遗忘在犄角旮旯里。
\n
国足倒是高兴了,方言却头疼不止,除了接二连三的采访,每天都要面临无数的电话轰炸。
\n
家里有,办公室也有,总是响个不停。
\n
来电祝贺的既有像章光年、万佳宝、汪曾其这些关系莫逆的人,也有一些完全就不认识的作协、文联、文化等部门的老领导和老同志,毕竟,普利策历史奖算得上是文坛的一件大喜事。
\n
人文社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准备再版发行《枪炮、病毒和钢铁》。
\n
“哈哈哈,果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n
王朦拍了下方言的肩,“岩子,这回你可是为我们文艺界,为我们出版社都立了一大功!”
\n
“您千万别这么说。”方言笑了笑。
\n
“你啊你,又谦虚了不是。”
\n
王朦主动开口道:“颁奖典礼在什么时候?不管请多长的假,我现在就批准了!”
\n
方言摊了摊手,不无遗憾地说普利策颁奖典礼早已结束,不用特意去美国领奖。
\n
王朦和蔼可亲地安慰了几句,“固然有些遗憾,可不管怎么样,得奖本身就是个天大的好事。”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