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嘛!”
\n
方言从龚樰的手上接过,就见白若雪在信上恭喜他的《枪炮、病毒与钢铁》获奖。
\n
本届的普利策奖和往届一样,来自全美各地的上百位评委,会在三月底汇聚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各个学院,对包括新闻、文学、历史、音乐、戏剧在内的多个类型作品进行评审。
\n
然后在四月初,筛选出各类别的3个提名作品,向终评委员会提交报告,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四月下旬或者五月上旬,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并颁奖。
\n
而普利策历史奖,恰恰是唯一不要求作者是美国籍的奖项,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
\n
但恰恰因为这一点,整个评委会围绕着《枪炮、病毒与钢铁》能否获奖,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n
反对的一方认为,《枪炮、病毒与钢铁》这本书,严格来说根本不属于历史著作。就是算它是历史著作,也不属于专门研究美国历史的著作,就根本没资格入选普利策历史奖!
\n
而支持的一方却不赞同,普利策历史奖只规定了,研究美国历史的作品就有资格入围。《枪炮、病毒与钢铁》虽然不是研究美国历史的专著,但确实对美洲历史展开了讨论。
\n
尤其对研究美洲历史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美洲或许并非美国的美洲,但美国一定是美洲的美国!
\n
整个评委会的分歧,伴随着本届普利策奖名单的公布,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媒体界和学术界。
\n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旧金山日报》等报纸,都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
\n
这些报纸很明显地经过了一番精挑细选,才被白若雪随信寄回了国,基本上都是好评和褒奖。
\n
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