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方言认真地想了想,最终不得不打消念头。
\n
“不过嘛,我们的确是不能轻举妄动。”
\n
王朦对焦点社会问题背景下推出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人物形象的创新探索,也相当地支持,尽管《人民文学》行不通,但是其他的文学杂志就不必有那么多的顾虑,就比如《华夏作家》。
\n
方言挑了挑眉,大为意外。
\n
王朦笑道:“你在鲁迅文学院开学典礼的时候,不是曾经向冯老提议过纪实文学嘛?”
\n
方言颔首说:“我是觉得纪实文学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分支,既然《华夏作家》要匡扶现实主义,那么重视像纪实文学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向。”
\n
众人交头接耳,不停议论,基本上没有反对的声音,只有支持、认可、赞许……
\n
“你去给冯老打个电话,问问他愿不愿意让《华夏作家》出篇纪实小说?”
\n
王朦慈眉善目道。
\n
方言应了一声,立马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很快地用电话联系上了冯木。
\n
不出意外地,冯木既感激又满意地答应下来,而且准备让刘心午当这个特约作者,赶写小说。
\n
“刘心午吗?”
\n
“是啊,他昨天就在球赛的现场,算得上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让他来执笔,最为合适。”
\n
“也好,心午同志的文风厚实,在描写人物和叙述故事时,侧重还原、贴近现实本身。”
\n
“我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打算委托他来写,对了,小方,你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头绪了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