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等文艺界对娱乐片的纷争开始降温,在人文社附近徘徊的记者逐渐减少。
\n
方言借机,回到了自己忠诚的《人民文学》编辑部,把稿子分发给众人。
\n
朱伟大喜若望道:“方老师,你果然是勘探油田的高手!”
\n
“什么意思?”方言诧异不已。
\n
陈晓曼解释说,如今出版社内部亲切地管高产的作家叫‘油田’,因为一个优秀作家的灵感“井喷”,就像一块储量丰富的油气田,而发现、挖掘和栽培作家的编辑,自然就是勘探油田的工作者。
\n
此时此刻,包括朱伟在内的编辑部众人,眼里无不透着敬佩之色。
\n
年前方言开发出的这块“寻根文学”的油田,已经给《人民文学》输送了大量的寻根派作家。
\n
而年后,又借着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挖出了“青春文学”这块长期被人忽视的大油田,《人民文学》越来越受到青年作家的青睐,投来的稿子也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青春文学。
\n
偏偏巧合的是,方言这次带来的既有青春伤痛文学,又有寻根文学。
\n
正当朱伟翻阅《无变奏主题》的时候,陈晓曼惊异地盯着这篇《树王》:
\n
“阿城又写了一个‘王’?”
\n
“对,这是他写的第二个‘王’,他准备至少写出8个‘王’。”
\n
方言笑着说,这篇《树王》其实写得比《棋王》还要早,只是被钟阿城一直藏了起来。
\n
“为什么要藏起来呢?”
\n
陈晓曼、王扶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