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梅杰夫主任则从社会民生的角度补充说:“在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俄国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将投资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俄国公民。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将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俄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尼古拉再次补充道“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普及和3G技术的研发成功,未来将会进入数字化时代,左右通讯方面的建设也不能落后。我希望通过四年的建设,俄国每个城市都可以结束不通互联网的尴尬记录。”
随着计划的逐一展开讨论,与会者们纷纷就投资规模、资金来源、项目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尼古拉强调:“每一项投资都需经过严格论证,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将通过俄国国债承担一半的费用,剩余的就需要公私合营、吸引外资以及让众多财团投资参与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同时加强监管,防止腐败和浪费。”
“那么会不会出现,城市的供气、供热以及自来水厂国有化的亏空现象。”梅杰夫忍不住担忧道。
“部分地区的亏空肯定会出现,但可以组建俄国第一和第二或者第三供气公司、供热公司和自来水公司,把最大城市的订单优先交给他们来商业化运作。同时会给他们下达必须承接部分偏远城市的建设任务。
当然了,如果私营企业想要承接大城市的订单,也可以采取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理解为,增加各地区的福利平衡。本来大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牺牲中小城市为代价,这么做我认为非常合理。”
尼古拉联想到,俄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私有化企业太多,导致他们对市场进行垄断,长此以往会让俄国的底层分化更加严重。大统领上任之后就一直在做国有化企业改革,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
大统领的做法,其实是正确的,就是手段太过激进与粗糙。每个行业都需要有国有与私营企业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决策者,需要做到双方的平衡与合理的竞争才是上上之选。
“我认可会长阁下的想法,英伦的大型企业就经常在私有和国有之间来回转变,虽然说弊端很明显,但可以遏制长期不良的竞争出现。”古斯洛夫作为西方的经济研究者,显然更认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整两种方式并进的策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