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就算不做这比二千石的太仓令,石建也早就是二千石了。
\n
能被一生谨小慎微的老爹安排到少府,担任太仓令这么个要害位置,与其说是私相授受,倒不如说是老石奋实在不放心把太仓交给外人;
\n
权衡之下,这才把尽得自己真传的大儿子要来,担任太仓令这么个很难有功,却很容易出纰漏的位置。
\n
对于石奋如此郑重其事——生怕出纰漏,故而不惜以大儿子掌控太仓的举措,刘荣其实还是比较认可的。
\n
只是眼下出了这么个意外的纰漏,饶是刘荣不打算追究,石奋父子二人,也还是免不得要被朝堂内外中伤。
\n
而石氏一门最怕的,也恰恰是因为出现纰漏,而被朝堂中伤、批评了……
\n
“有多少存麦出了岔子?”
\n
终于来到出现纰漏的位置——几处已经被禁军包围的粮仓,刘荣终于道出了此番,太仓所出现的纰漏。
\n
——有一批存麦,且最多不超过三年时间的宿麦,因为种种原因发霉了。
\n
在封建时代,仓储粮变质,其实是一个非常操蛋的事。
\n
按理来说,粮食变质——尤其是超过一定时限的陈粮变质,只要不是认为的管理不当,就都是正常的。
\n
但过去这几十年,也就是汉家文、景两代天子铆足了劲存钱、存粮的这几十年时间,汉家却从来没有出现‘陈粮变质,主官免受责罚’的情况发生。
\n
每一次发生陈粮变质的问题,处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主官,即仓令问责,仓吏连坐。
\n
原因也是极为简单粗暴的:要不是你玩忽职守,仓储粮又怎会出岔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