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题,确实有标准答案的。
\n
——人性本善!
\n
至于提出‘人性本恶’的亚圣孟子,在这个时代却属于毋庸置疑的邪说,根本不受主流舆论界、思想界的认可。
\n
在这种背景下——在‘人性本善’的背景下,这个时代就出现了一种极为魔幻的观念。
\n
即:无论什么人,生来都是善良的;
\n
而一个邪恶的人,必然是从最开始的善良黑化而来。
\n
让他从善良黑化到邪恶的因素有很多。
\n
其中最为特殊的一项便是:他原本善良,你却不相信他善良;
\n
所以,他本着‘我善良,你说我邪恶;我邪恶,你还是说我邪恶——那我还不如直接变邪恶’的念头,才从最初天真无邪的善良,黑化为邪恶。
\n
这种观点,看似是有些诡辩之嫌,也确确实实有些强词夺理;
\n
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受主流舆论相当程度的认同的。
\n
——伱作为父亲,不信任你儿子是善良的,那你儿子真黑化了,这就是你不信任儿子所造成的!
\n
——你作为朋友,不相信你的友人是善良的,那他黑化成坏人,这就是你不信任朋友造成的!
\n
自然,作为帝王,你不信任你的臣子忠心耿耿、两袖清风,那等他真成了贪官污吏,乃至于乱臣贼子,你也就怪不得人家‘有负皇恩’了。
\n
正是在这个逻辑下,这个时代的帝王,才会在天下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时,一股脑将责任往自己头上揽。
\n
——诸侯叛乱,是朕无德啊~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