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穷兵黩武后的失败,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是致命的。
\n
后世人总说,穷兵黩武是贬义词,是绝对错误的。
\n
但事实上,在后世,穷兵黩武四个字,也有一个近似的说法。
\n
挖掘战争潜力。
\n
在一场决定国家,乃至文明走向的大战前,尽最大限度挖掘战争潜力,甚至透支部分战斗潜力,本质上是没有错的。
\n
只要最终胜利,那过度挖掘的战争潜力也好,预先透支的战争潜力也罢,都能凭借战争胜利的果实弥补回来。
\n
唯有战争失败了,挖掘战争潜力,才会演变为透支国家发展潜力。
\n
而在程不识的认知中,刘荣对西域的重视和担忧,便与此相关。
\n
在刘荣看来,汉匈双方之间,不会爆发连续不断的无数场决战,而是会在几场决定性的大战后,转变为消耗战、拉锯战。
\n
而且展现很可能远离双方领土,有极大可能会在西域。
\n
一旦事态发展到那一步,那最终结果不说是两败俱伤,也至少是:嬴者险胜,输着惨白。
\n
那样一场拉锯战、消耗战胜利,汉家也依旧需要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休养生息好几十年,才能缓过劲儿来。
\n
至于败了?
\n
刘荣的原话是:西域若败,则或汉亡!
\n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于西域屡屡碰壁,且最终在汉匈双方于河西进行的消耗、拉锯战中率先低头的汉家,还真差点亡了国!
\n
汉武大帝晚年,汉家已经开始出现农民起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