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的利润,尤其是主爵都尉,通过晒盐法所生产出来的盐,在市场上的利润,几乎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n
——材料成本基本为零!
\n
只需要在海边挖出晒盐田,然后引入海水后暴晒便是!
\n
晒好了,把盐粒从盐田挖出来——直接卖出去,便是市场上品相顶好的粗盐!
\n
若是简单溶于水,再过滤一下,那也是细盐里相当不错的品质了。
\n
至于更惊喜的蒸馏除杂,自然便能得出后世人习以为常,却在这个时代堪称奇迹的雪盐。
\n
而在这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过去的少府内帑,还是如今的主爵都尉,都很难找到值得一提的成本投入点。
\n
盐田,是征发民役,外加少府官奴挖的;
\n
海水,是免费从海里引进盐田的;
\n
就连晒盐后的过滤、蒸馏等工艺,也都是曾经的少府匠人、如今的主爵都尉属官去做——正儿八经的官吏去干,人家本就有俸禄,根本不需要额外给钱。
\n
非要说有成本,那也就是产品制造完成后,分销往天下各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输、仓储成本了。
\n
但盐这个东西,不同于粮食。
\n
对于运输、储藏条件的要求不高,保质期也极长。
\n
在这个感冒都能死人,底层民众根本没有‘过期’这一概念的时代,盐的保质期,几乎是无限的。
\n
哪怕是储存条件太过潮湿,让盐发霉了,民众也只会说:煮煮就好了。
\n
再不济,便把发霉的那部分取出来嘛!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