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不成,甚至更进一步——亲设灵堂,并召见自己的舅舅,让舅舅于自己的灵堂自尽?
\n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n
这是碳基生物能想到的法子?
\n
只能说城会玩儿。
\n
从以上这些‘细琢磨’出来的,反直觉的现实,其实就不难发现:很多事情,只要细琢磨,那就必然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n
——太祖高皇帝,在后世人刻板印象中,是一个不学无术,光凭运气打败项羽,幸运夺取天下的地痞、无赖、老流氓。
\n
但细琢磨之后却能发现:这样的刻板印象,汉家非但不排斥,甚至还在暗中推波助澜,并一手缔造了这样的舆论。
\n
为什么?
\n
为了巩固统治。
\n
为了让太祖高皇帝刘邦,变成‘一无是处,单纯就是被上天选中,才做了汉家的开国之君’的天命人;
\n
而不是才能卓著,凭硬实力获得成功的实干家。
\n
二者的区别在于:天命人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汉家可以在舆论层面,让所有人都因为‘我不是天命人’这一认知,而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n
反观实干家——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有才、有德,乃至德才兼备者不在少数。
\n
如果太祖高皇帝刘邦,不是一个‘足够烂,却还是违抗不了天命’的天命人,而是一个很牛逼的人,那汉家就有的头疼了。
\n
不知有多少野心家,会冒出‘我上我也行’的念头,然后各自施展才能、才华,却不是为了建设天下,而是为了效仿高皇帝刘邦,成为第二个沛公。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