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不可能丢,这就等于说是过分高估了守住高阙的成功率。
\n
而高阙被汉家所夺,也并不意味着高阙原本是完全没有可能守住的、汉家是百分百会夺下高阙的。
\n
大概情况是:匈奴人守住高阙的机会,即便在汉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时,也依旧高达八成乃至九成以上!
\n
但凡小心一点,高阙就几乎不可能被外部攻破。
\n
结果匈奴人稍稍误判了一点,将这八成、九成,误判成了无限接近于十成——更或直接就是十成十、必须必。
\n
将只要小心点,高阙就丢不了,错估成了无论怎么疏忽大意,高阙都不可能丢。
\n
事实上,即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汉家也依旧费了巨大的代价,并侥幸凭借运气,极其戏剧性的夺去了高阙。
\n
但无论如何,哪怕是错误的评估、错误的决策,成功率也总是存在,绝不可能彻底为零。
\n
——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如此微乎其微,堪称肉眼不可见的极小成功率,最后不也成了?
\n
从事后的角度来讲,固然是项王霸气无双,韩信用兵如神。
\n
但在事成之前,怕是这二人自己心里,都不是百分百有底气。
\n
说白了:华夏上下五千年,曾破釜沉舟的,不止一个霸王项羽,玩儿背水一战的,也不止一个韩信。
\n
项羽破釜沉舟,向死而生,并非是‘因为他是项羽,所以他成功了’,而是因为他成功了,所以他才成为后来,青史留名的霸王项羽。
\n
当年一旦没成,反秦将领项羽战死巨鹿,后世谁又会知道项羽是谁、又哪来后来的西楚霸王?
\n
华夏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