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了关墙内百步的纵深。
\n
按长宽各一步容纳一人来算,这三百步乘百步的纵深,也同样能容纳三万人。
\n
但很显然:战场上,将士们是不可能高密度扎堆的。
\n
就如此刻,匈奴人掌控的区域明明能容纳十几万人,却依旧只有一万多人在关内,余者都推到了北关墙外一样。
\n
此刻,汉军所掌握的高阙内百步区域,也只有不到一万汉军将士,以屯、曲为单位分阵地驻守。
\n
而且不同于关墙上的汉军将士,可以依托关墙,以及上下关墙的石阶口构筑方向——关门内、关墙下的汉军将士,几乎等同于是在开阔地带,毫无战术依托的构筑野外防线。
\n
这种防线,且不说稳不稳固,几乎是只要战斗打起来,双方短兵相接撞在一起,阵地就必然要反复易手。
\n
可能匈奴人一个冲锋,汉军将士就被推回到关墙下,乃至于关门外了;
\n
汉军将士一个反冲锋,原本一百步的掌控区域,又能变成二百步了。
\n
所以此刻,高阙内的汉匈双方虽然都出奇的安静,双方将士都在紧锣密鼓的进食补充体能,但双方将官都很清楚:等战斗再次爆发,这场高阙之间,便大概率要在今日之内见分晓。
\n
对汉军而言最糟糕的状况,是城墙内的阵地尽失,就连关门都被匈奴人想办法重新堵住,只有关墙还能勉强为汉军所掌控。
\n
而最乐观的状况,则是一步步将战线往前推,将匈奴人一步步推到高阙北墙。
\n
最后,也是一样的:将匈奴人推出北墙,推出北关门,只留北关墙上的匈奴人苟延残喘。
\n
汉军只留南关墙,大概率还能再争取一下——毕竟这场战争的开端,便是以汉军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