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482章 终于,还是…
\n
同一时间,高阙墙头。
\n
看着关墙外,已经彻底冰封,且被大雾完全笼罩的河面,匈奴右大将乎延当屠的脸上,不由挂上了一抹淡淡的不安。
\n
作为匈奴八庭柱当中,隶属右贤王伊稚斜的‘右四柱’之一,呼延部族的新生代武力担当,呼延当屠的战场嗅觉,自是比习惯了主动出击,却几乎根本没有‘汉人可能会打来’之概念的其他头人、贵族要敏锐。
\n
事实上,去年的河套-马邑一战,呼延当屠便是彼时,第一个在单于庭军议当中,提出马邑可能有变的贵族。
\n
只可惜彼时,军臣单于仍迷信于汉人只会守城,根本不会在野外应战,更不可能主动出塞作战的过往经验。
\n
再加上彼时,右贤王伊稚斜才刚经历朝那塞之‘败’不久。
\n
对于伊稚斜猛攻朝那塞而不能下,匈奴单于庭至今为止,都仍旧为‘什么垃圾玩意儿,我上就不会这样’‘如果换作我,顶多三天就能达到汉都长安’之类的夸张言论所充斥。
\n
自然,因作战不力而被整个单于庭鄙视的伊稚斜,在彼时几乎没剩下多少话语权了。
\n
作为右四柱之一的呼延当屠,也不免受此影响,而失去了最后提醒单于庭的机会。
\n
后来,汉人果然自北地踏足河套,呼延当屠的战略预判随之得到验证。
\n
结果第一时间,单于庭仍旧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n
因为在当时的绝大多数匈奴贵族、头人看来,这,不过是汉人的‘围魏救赵’之计,看似是在攻打、谋夺河套,实际上,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解马邑之围。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