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冰封之后,就算匈奴人主观意识上,依旧认为汉军将士不可能在这个季节,发动对高阙的攻击,却也依旧会本能的、下意识的,有事没事多往高阙外的冰面,以及对岸隐约可见轮廓的博望城瞟一眼。
\n
肉眼可见冰面上一览无余,什么都没有,且远方的高阙依旧耸立着,并不见大队人马——甚至不见人影行动的痕迹,高阙内的匈奴守军才会安下心。
\n
而大雾天气,会让本就因河面冰封,而在内心深处生出一丝本能不安的匈奴人,因为无法看见博望城的轮廓、无法将高阙外的冰面尽收眼底,而加剧不安情绪。
\n
这种不安,或许会转变为更高频率的观察、更加细致的巡视——也就是更加谨慎、严谨的守备。
\n
又或者,会转变为一些意外的、莫名其妙的决策。
\n
比如在周边转转,散散心之类。
\n
很显然,对于作为攻城一方的汉家而言,高阙内匈奴守军的防备力量越弱、攻取高阙的难度越低越好。
\n
而浓雾天对高阙匈奴守军带来的精神压力,却会起到截然相反,且汉家既不希望的负面效果······
\n
“即可召集先锋军校尉及以上将官,至此议事!”
\n
作为法家出身——至少是情感上极度偏向法家,且在历史上留下‘酷吏’之名的武将,郅都在行军作战过程中的决策,很少、甚至几乎从不听取麾下中层将官的建议。
\n
往好了说,这是善战者所具备的绝对自信。
\n
往坏了说,这也是法家出身的官员,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到近乎,以及近乎偏执的独裁偏向使然。
\n
至于此刻,郅都难得召见麾下中高层将官,却是前所未有的,想要找人商讨下一步的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