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大致秉承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的原则——将士们都竭尽所能的,把计划中的每一部分,都做到现有条件下的最好。
\n
然后,再看最终能得出个什么样的结果。
\n
便说此战,如此详尽的战略预案,若是能完成其中的一半,这份预案就算没白做。
\n
若能完成七成,便能让这份看似异想天开的预案,成为此战,汉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因素。
\n
而在行军作战过程中,没有人知道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n
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准备、潜行阶段,即便是作为战场掌控着的将帅,也无法从任何蛛丝马迹,得出我方取得了部分优势的判断。
\n
在这种时候,唯一能让将帅判断敌我双方战略处境,并对下一步做出针对性安排的,便是战争的进程,与战前准备的预案有多少匹配度。
\n
如果以前都在按照我方的计划,正有条不紊的往下推进,那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我方的最终战略目的达成。
\n
倘若基本在按照计划进行,期间出了些许小差错,那主将就要重点研究,判断这意外出现的差错、出入,最终是否会对战争的走向,乃至战争最终的结果,产生显著而又长远的影响。
\n
如果会,那主将就要针对性做出弥补、挽回,争取让一切都回到正确的轨道。
\n
又或是临机应变,根据战场局势,通过一个本不在计划内的举措,来弥补先前的意外,对战争走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n
这,显然就是名将级别的人物才能具备,且熟练掌握的天赋技能。
\n
若情况再差一些——战役走向完全脱离了原先的计划,一切都在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那主将就应该第一时间意识到:坏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