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定下章程。”
\n
“庙算,得胜。”
\n
见郅都思虑良久,却始终不发一言,刘荣倒也没有急着催。
\n
而是如是一语,将郅都的注意力拉回眼前,而后再道:“将军亦曾戍边,非‘南将’。”
\n
“高阙有多重要,得之何利、失之何弊,无须朕过多赘述。”
\n
“——只要高阙在手,即便朕自此不复用兵于草原,我汉家,也至少可得二十年太平!”
\n
“二十年后,也至多不过是高阙告急,而非边关告急。”
\n
…
\n
“更何况拿下高阙后,朕也不可能就此偃旗息鼓,与匈奴人握手言和。”
\n
“——朕,有太多太多账,要和匈奴人算。”
\n
“我汉家,也有太多太多国仇、家恨,要向匈奴人讨要。”
\n
“所以高阙,朕是一定要得到的,这一点没有商量。”
\n
“区别只在于:苍鹰郅都,是否愿意为国之爪牙——替朕飞去朔方,啄瞎匈奴人的眼睛,叼走匈奴人的哨卫?”
\n
“又或朕,还需另寻先锋,以此泼天之功相酬……”
\n
实际上,并不需要刘荣说这么多——又是夸、又是捧,又是以武勋诱惑之类;
\n
单就是过去这几年,从天子心腹、预备九卿,到边关将领、博望侯属从的巨大落差,就足以让眼下的郅都,不顾一切的赌这一把。
\n
之所以在刘荣发出邀请后,没有第一时间作出答复,而是皱眉陷入沉思,自是和先前,郦寄、栾布、韩颓当三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