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丢给地主豪强——比黄老都更提倡政府应该‘无为而治’。
\n
这两类人,根本不用表明自己的学说身份——甚至都不用做自我介绍,只要搭上话茬聊两句,就能马上怼起来。
\n
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个法家出身的年轻才俊,得到一个在朝中升迁的机会,窦婴、卫绾会是什么反应?
\n
二人或许不会因为‘我喜欢儒家,他是法家出身’这种学术标签,而提出反对意见。
\n
但同样的:二人都会因为自己主观上讨厌这个人,从而给出一些看似客观,实则更偏主观的负面意见。
\n
比如:我觉得这小子不大稳重,还是得沉淀沉淀;
\n
又比如:我觉得这人有些急躁,还是要磨磨性子。
\n
甚至于更为直接的:这特么是个酷吏啊!
\n
陛下三思!
\n
嘴上的话是这么说,可真要深究其真由,却不外乎一句:这个法家酷吏,我是真特么喜欢不起来啊……
\n
相较于如临大敌的赵禹,其他人的反应就相对平淡了些。
\n
——黄老出身的老臣们,不知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黄老学回天乏术,早晚被法、儒等诸学取代;
\n
还是仍旧傲慢的认为‘不过是意外’,觉得黄老学仍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n
至少在刘荣视野中,黄老出身的官员、功侯,除了汲黯若有所思外,再找不到第二张有危机感的面容。
\n
像是麻木;
\n
像是倨傲;
\n
像是早有预料,甘愿任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