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不要脸点儿的,也不过是顶着九卿或御史大夫的职务,腰间却挂着彻侯金印,好似这么做,就能和丞相平起平坐了似的……
\n
说的就是你,御史大夫魏其侯窦婴!
\n
当然了,刘舍要退了,窦婴真的要做丞相了。
\n
往后,只要窦婴别真在腰间挂俩金印,也没人会说他不要脸……
\n
说回公孙弘。
\n
此刻,公孙弘腰间的,依旧是象征二百石及以上,六百石以下的铜银黄绶。
\n
但在刘荣一声‘拟诏’之后,公孙弘却施施然起身,走上前,于御阶下方,侧对御榻上的刘荣,以及殿内公卿百官坐下身。
\n
几乎同一时间,笔、墨、布、砚到尾;
\n
公孙弘悬笔半空,便将目光投降御榻上正襟危坐的刘荣。
\n
而后,便是一封草拟封赏诏,再次惊掉了殿内百官公卿的下巴……
\n
“朕尝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n
“——以史为镜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n
“——以人为镜者,忠直之臣,犯颜直谏也。”
\n
“先孝景皇帝壮年而崩,朕弱冠而立,以至主少国疑,外蛮轻睨。”
\n
“幸有家臣,曰:桃侯舍;”
\n
“为相五载,兢兢业业,面面俱到,劳苦功高。”
\n
“今以年老而乞骸骨,朕不舍其去也,亦不忍其劳也。”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