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让这些考生在通过三轮科举之后,拿出一份家乡的采风报告,也完全是题中应有之理。
\n
能拿得出采风报告,自然就可以被称作采风御史了。
\n
真要说起来,反倒是长安朝堂,欠这些‘采风御史’们一笔采风盘缠,以及采风期间的俸禄……
\n
此时的公孙弘身御史官袍、戴御史法冠,腰间铜印以黄色绶带挂在腰带上,就是一副‘二百石及以上,六百石以下级别文官’的打扮。
\n
但公孙弘理论上的官方身份,其实已经是尚书令了。
\n
而且还是被刘荣提格之后,达到比二千石级别的尚书令。
\n
正式得到任命后,公孙弘会穿深红色官袍,头戴中高级文官专属的二梁进贤冠;
\n
腰间印、绶,也将换成象征比二千石及以上级别的银印、青绶。
\n
银印青绶,大概是个什么级别?
\n
——秦汉印、绶制度规定:诸侯王金玺綟绶;
\n
也就是金制玺,以苍绿色绶带系于腰间。
\n
——丞相、太尉,又皇帝太傅、太保、太师等‘秩万石’级别,金印紫绶。
\n
另外在战时,前、后、左、右、上、车骑、大将军等,皆金印紫绶(临时性)。
\n
需得注意的是:诸侯王的‘金玺’,和丞相、太尉及古三公的‘金印’,并不是一回事。
\n
准确的说,是玺、印、章三者之间,有着极为明确的划分。
\n
玺,对于绝大多数后世人而言,都并不陌生。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