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任何九卿想要往上升、展望一下三公,都得先去做内史。
\n
毫不夸张的说:在过去的汉室,寻常九卿平级调任内史,那就是妥妥的升官!
\n
而这种普通九卿<太仆<少府≈内史<御史大夫<丞相的链状结构,又造成了一个十分操蛋的问题。
\n
——上面的人不退,底下的人就上不去!
\n
就好比丞相,要么老死病死,要么犯错被罢免;
\n
否则,御史大夫永远都做不成丞相。
\n
御史大夫无法‘亚相转正’,内史就做不成御史大夫,其他九卿也就无法得到出任内史、证明自己的机会。
\n
继续往下——九卿不出却,赋闲功侯、地方郡守也就没机会入朝,更底下的官员,也就没机会顶替出缺的郡守一职……
\n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n
丞相下台,整个公卿都要往前挪一步;
\n
然若丞相长命些,那整个朝堂,都要数十年如一日,宛如一潭死水。
\n
这,也正是刘荣即便不舍,意义就强迫自己接受现实,接受刘舍乞骸骨之请求的原因。
\n
——刘舍不动,朝堂内的其他位置就很难动!
\n
反之,一旦刘舍退了,那整个朝堂往前挪一步的同时,也能给刘荣插手操作的机会和空间。
\n
只是相较于那些或终老任上,得到天子盖棺定论,或因罪被免,得到天子破口大骂的前辈,刘舍这情况实在特殊。
\n
所以,刘荣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与刘舍超高评价的方式来告诉天下人:刘舍无法终老任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