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重要的,也并非就不让天子看了。
\n
而是看完之前那些重要的、急的事儿之后,再看后面这些没那么急、没那么重要的。
\n
说白了,就是个奏疏分类、整理的权利,甚至都算不上权利。
\n
在这方面,未来的尚书台也不会改变——针对奏疏,尚书台的职责仍旧是排序。
\n
对外发回的批复,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刘荣咋批复,尚书台就怎么去办就好。
\n
批示的,给人送过去;
\n
驳斥的也派人送过去,顺带替刘荣骂上两句。
\n
留中不发的,就搬去尚食,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御膳房,当柴火烧了便是。
\n
——刘荣可不傻!
\n
批红权,即政务处置权,刘荣是绝不可能放手的。
\n
除了未来的监国太子,以及如今的东宫老太后,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从刘荣手里拿走本属于汉天子的政务处置权。
\n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正是这个道理。
\n
不过话又说过来——刘荣针对尚书令的改革,真正要命、真正值得外朝跳脚的重点,外朝并没有发现。
\n
准确的说,是只有那个利益相关者发现了,却故作不知。
\n
问:封建时代,谁是帝王第一顺位的行政助手?
\n
答案毋庸置疑:丞相。
\n
从始皇嬴政一统寰宇,一直到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这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当中,有至少九成九的时间里,是由历朝历代的丞相、首辅,来具体掌握政权运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