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被那三十多张各有特色的青涩、自信面庞所吸引。
\n
——熟人不少。
\n
故太子舍人郑当时,五大三粗,哪怕跪坐在地,也还是比旁人高出一头,很是扎眼。
\n
还有南皮侯窦彭祖,虽然没有着朝服,但腰间那枚象征彻侯之爵的金印紫绶,也还是让周遭考生本能的,以窦彭祖为中心朝四面八方远离。
\n
同时,暗地里也不忘吐槽几句:堂堂彻侯之身,几千户封国食邑,三十好几快四十的年纪,跑来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争;
\n
汉家的彻侯勋贵,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不要脸了……
\n
还有公孙弘——太宗皇帝元年的博士,和贾谊一个年纪、一个时代的人物;
\n
如今也是年过半百,顶着一头华发,跪坐在一群年轻人之间俯身答题,也同样引人注目。
\n
陌生的面孔也有。
\n
但前两轮科举过后,像样一点的,也基本都被刘荣给挑了出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n
——齐人主父偃,治的是如今汉室,比墨家都还要稀罕的长短纵横术!
\n
哪怕抛开此人,乃留名史册的历史人物不谈——就算是为了保留学术多样性,刘荣也肯定会留下这个纵横家的独苗!
\n
——千乘倪宽,儒生。
\n
却并非刘荣不待见的鲁儒,或是动不动搞出来个‘大新闻’,搞得汉天子既不敢喜,也无法悲的公羊一脉;
\n
而是师从济南伏生除死人晁错、二世祖张偃外,唯一的、正儿八经的传人:欧阳和伯,治的是如今天下最全、最权威的一版《尚书》。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