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除之而后快。阎校尉则辩解自己已归顺朝廷,但马将军根本不听,还说他诈降.”
\n
将领同僚之间内斗相杀,这种后世极为恶性,不可接受的事情在大汉朝时却是屡见不鲜。
\n
说到底还是因为武帝独尊儒术,其中公羊儒又大行其道的缘故。
\n
这公羊儒可了不得,它可不是后世那些被理学荼毒被无数帝王扭曲改造后的儒家思想,而是强调“大复仇”理念,主张“九世之仇犹可报也”,鼓励血亲复仇,主张个人通过激烈手段实现正义。
\n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汉朝民间百姓和士人官员往往都快意恩仇,睚眦必报。
\n
对此,朝廷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还会被竖立典型表扬,为士林推崇,成为仕途晋升的阶梯。
\n
比如数十年前,就有一个幽州渔阳人名叫阳球,因母亲被当地郡吏侮辱,便集结数十人杀其全家,并灭其族。
\n
如此惨烈的灭门事件,一时间轰动天下,然而这阳球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因此飞黄腾达,初举孝廉就补尚书侍郎,然后官运亨通官至司隶校尉,尚书令和卫尉等职。
\n
另有酒泉女赵娥,因父亲被当地豪强李寿杀害,其家中诸子便磨刀霍霍时刻准备复仇,然而天有不测,其三位兄长皆被疫病所害,赵娥便立誓必斩此獠。
\n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娥果然得手功成,斩杀仇敌,轰动天下,海内之人闻知此事,无不动容赞叹赵娥,佩服她的高义。
\n
对于如此越过官府动用私行谋杀的恶性事件,朝廷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大加表彰,刻石立碑显其赵家门户,甚至当时的太常张奂钦佩赵娥所为,还以个人名义赠予二十段束帛,黄门侍郎梁宽更是著书追述赵娥的事迹,为其作传。
\n
在这样的风气下,大汉一朝可以是复仇成风,“得势之后杀你全家”绝非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