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勤压力大起来就直叫人绝望。
\n
史载汉军10万骑兵需数十万后勤人员支撑,比例直接超过1:10大关!
\n
这其中马匹消耗尤为显著:汉军14万匹马每月需24万石粮食,相当于战兵口粮的12倍,需额外民夫运输。
\n
因此,远征,尤其是大规模远征,很容易就变成了赌国运的战争。
\n
像隋炀帝就是如此。
\n
远征高句丽时,战兵12万配备48万辎重兵及民夫,后勤占比达80%!
\n
这些人的出战,意味着无数良田的抛荒和水利工程无人维护。
\n
他们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都在剧烈消耗着帝国的国力,而倘若不幸一战尽墨,那整个帝国的根基都会被剧烈的动摇。
\n
这也是东汉朝廷后来视西域如鸡肋的原因所在。
\n
征讨西域虽然不及武帝漠北之战的消耗,但漫长的距离与补给压力也极大的消磨着朝廷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
\n
最后,面对西域那连片的烽火和遍地的反王,朝廷干脆就两眼一闭,裁撤西域长史府,龟缩回来,眼不见心静。
\n
然而,苏曜此番西征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桎梏。
\n
通过西域开发公司的募股机制,他成功将远征的经济负担转嫁给了民间资本。
\n
那些踊跃认购股份的商贾世家们,此刻俨然已成为西征的“共谋者”——他们投入的每一文钱,都在为这支远征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n
更关键的是,这支军队并非单纯的消耗性武力,而是兼具商贸功能的复合型远征军。
\n
随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