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物料清单、民夫名册、钱粮流水三套文簿。”
\n
说道这里苏曜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向荀攸:
\n
“上个月,你叔叔荀文若就在京中宅邸内新修祠堂,连每根椽木的来处都记得清清楚楚不是吗?这事儿就真有那么难吗?”
\n
荀攸顿时汗透重衣。
\n
一时间他颇为有些惶恐,搞不懂自家宅中之事就被大将军摸了个清清楚楚。
\n
见荀攸被苏曜一句话堵住了嘴,司马朗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
\n
没办法,这个时候了,他硬着头皮也必须要上啊。
\n
倘若按苏曜考成法,把所有政务都要留下可追溯的文书,那世代把持地方信息的世家大族就失去了最大的筹码,这这太可怕了。
\n
“大将军三思啊。”
\n
司马朗再次劝道:
\n
“且不说此法牵扯甚广,具体细则难以落实一事。”
\n
“就说如今在位司徒的杨文先(杨彪),那是四世清德,海内所瞻,有功于朝廷,倘若贸然处之”
\n
“等会——你刚刚是跟我说杨文先四世清德,海内所瞻,是个清白世家?”
\n
紧接着,苏曜就抽出锦衣卫密报的档案扔在桌上:
\n
“那就来看看你口中这位海内所瞻之人的勾当:弘农杨氏在雒阳有粮仓十二座,在董卓入京时可以说是大力支持,方才有他平步青云以太中大夫职接替董卓为司空后又进司徒,这就是他有大功于朝廷的表现吗?”
\n
苏曜的话说的众人沉默不语。
\n
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