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学习是痛苦的,但理智告诉他不得不学,不然就和父亲一样,一辈子升不上去。
\n
景浩是武学生,河东人,祖上是蜀汉灭亡后迁来的蜀地百姓之一。
\n
马巩出身扶风马氏,乃长安世兵一员骁将,其女马氏嫁给了金正三子金注。
\n
邵勋扫视一圈,发现除了远在河州督运粮草的庾亮外,基本都来了,便让众人分次落座。
\n
“朕往日多在奏报中识得诸君,今日相对而坐,妙哉。”邵勋先开了句玩笑,然后说道:“都说百闻不如一见,人如此,事亦如此。一路所见,令朕颇感欣慰。”
\n
“譬如冯翊,汉时便有羌乱,魏晋之世,继续为乱。国初更有四角王之流割据一方,官吏不敢大声呵斥,恐为乱也。”邵勋说道:“然经十余年治理,不奉朝命者或死、或散、或徙,编户齐民数年,俨然大治。而今学堂处处,书声琅琅,民人移风易俗,与中州无异。在这件事上道明,你做得不错。尤其是让羌人改姓、取名之事,做得很好。”
\n
“此赖陛下虎威也。”诸葛恢谦虚地回道。
\n
金正、诸葛恢两任关西军政首领,其执政风格是不太一样的。
\n
金正更重杀伐,在任期间,平定了冯翊羌乱,压服了北地、新平匈奴,屠灭了安定卢水胡,至于这“三大征”之外的其他中小规模的镇压,说实话都不一定能全数报到朝廷那里。
\n
承平之世,可能几百人的叛乱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必须飞报朝廷。
\n
可这会都是从乱世走过来的,神经麻木得很,千人以内的叛乱压根就算不得事,几千、上万人规模的也不是什么大事。
\n
金正一通杀杀杀,杀得人头滚滚,固然不可取,但也为诸葛恢的治理打下了基础。
\n
诸葛道明是比较“阴狠”的,改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