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期间经过了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一连串“沙头”(水下沙洲),看到了徐州东侧外海的千里长滩(江苏近海滩涂),然后沿着青州外海航行,其他地方还好,东莱郡东端外海多浅沙,差点出事,最后于闰七月底泊于蓬莱。
\n
就这么一段距离,一边走,一边记录航线,有时候靠岸测量水深,观察沿岸地形,前后竟然了两个月。
\n
八月时,风向紊乱,于是又在蓬莱耽搁了些时日,接着继续北上,于月底靠泊在漂渝津。闻天子东行,于是同样向东,泊于碣石山外海。
\n
总体来说,这艘船顺利完成了任务——只是完成了这一次任务而已,事实上开辟航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比如前番北上的船队就没注意到东莱郡东侧外海有那么多浅沙。
\n
高兴之余,诸葛甝也认识到了这艘船的缺点。
\n
首先是载货量不如平底海船,毕竟船舱底部结构不一样。
\n
其次是过“沙头”时没有平底海船方便,即这艘船吃水较深,而平底船吃水浅。
\n
如果双方水师在海上交战,平底海船或可将他们引入沙头、礁石较多的水域,然后敌方船只纵横往来,你却束手束脚,大不利也。
\n
当然,若是远离了海岸,或者那一片近海水较深,那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n
平底海船晃动剧烈,远不如他们那么平稳,再加上安全性方面的差距,他们这类新船可稳操胜券。
\n
在这一瞬间,诸葛甝想了很多,而他能想这么多说明他也是个“半桶水”专家了——你要是真的一点不懂,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心得感悟。
\n
及至正午,薄雾尽散,天气一瞬间变得晴朗了许多。诸葛甝下到甲板上,身形随波涛微微晃动着,静静看着远处,感慨道:“此谓蛟龙入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