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汉人靠拢,而放牧的汉人则在慢慢胡化。
\n
支持坚守棘城的不用多说,多为在昌黎有家有业,田宅无数之人,他们是真的不好走,一走两代人的积累就没了。
\n
但以放牧为主的部落民们却没那么多顾忌。慕容氏祖上是从更北方南下的,因随毌丘俭、司马懿征辽而立功,得居此地。既然能来,难道不能走吗?大不了再回北边去好了。
\n
这就是核心矛盾。
\n
慕容燕国是典型的农牧二元制国家,而今是种地派掌握大权,死死压制了游牧派,说实话和拓跋鲜卑当年的新党、旧党之争有点类似。
\n
新党以汉人、乌桓人及少数开明鲜卑人为主,农牧并举,种地的成分非常高,旧党就是纯游牧部落了,新旧之争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乃至内战,最后让邵勋摘了桃子,新党、旧党一并收拾了。
\n
新旧之争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最后往往是以新党胜出而告终。历史上拓跋什翼犍与慕容燕开战的理由之一便是慕容氏的骑兵践踏了平城附近的农田,更别说那一桩桩象征着对农业种植极端重视的阴山却霜了。
\n
拓跋代最后是新党胜出,慕容燕掌握大权的是中原士人也就不奇怪了。
\n
但现在矛盾破裂了,至于会不会演变成拓跋代国新旧派之间的暗杀、战争就不好说了,反正慕容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n
现在是旧贵族逼宫,以兰融、丘力居为首的众人看向他,逼他做决定,你到底依靠谁?
\n
“连日阴雨,道路泥泞,且稍安勿躁,让孤想一想。”关键时刻,慕容皝还是和了一次稀泥。
\n
众人都有些失望。
\n
高诩则暗暗叹息,燕王动摇愈盛,让他颇为失望。不过决定确实不好做,换谁来都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