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亩。
\n
南柳防是吹台军府最南边的一个府兵驻地,一河之隔的南岸是大片的撂荒地。
\n
期间星星点点起了一些庐舍,有农人正在犁地春播。
\n
再远处,则有一座倾颓了半边的庄宅,显然久已无人居住。
\n
“那是何地?”邵璋问道。
\n
南柳防别部司马夏悟瞄了眼,回道:“本是一坞壁,坞主多年前率庄客南去庐江,地就荒在那里了。”
\n
“我说的是那些垦荒民人。”邵璋说道。
\n
“他们都是府兵子弟。”夏悟说道:“左金吾卫很多府兵将士早就成婚,有的人儿女十六七岁,便去河对岸垦荒。县里也准了,他们都是民籍,与军府无关。”
\n
“可有府兵私下分割田地?”邵璋问道。
\n
“本防尚无。”夏悟答道:“听闻其他地方有,但很少,被发现后,杖二十,将田地重新收拢。”简单来说,就是有的府兵年老了,又不愿把全部二百亩田地交给继承其府兵位置的儿子,而是平均分割,人人皆有。
\n
军府发现后,杖打二十,重新分配土地,将二百亩全部给了顶替其府兵位置的儿子。
\n
其实吧,即便分割了田地,一人几十亩,府兵也不是不能打。
\n
至少,家中还有三五十亩田地,少年时又习练了武艺,有一定的军事熏陶,比黄头军强。
\n
但这种苗头不能有,不好好约束的话,这制度前一刻还运转良好呢,突然就不行了,因为在土地丰裕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战死或老去了,剩下的人又无法顶替上来,于是就出现断层了。
\n
也就是说,制度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不一定会及时反应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