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宋代的科举资格审查,大概可以归纳为七条,朱铭已犯了其中三条:第一,籍非本土,假户冒名;第二,祖上三代,犯罪情况不明;第三,曾经做过“商人”或“和尚”。
\n
但规矩定下,就是用来违反的。
\n
乱改户籍的宋代考生特别多,朝廷根本就懒得管,除非有人举报闹大了。
\n
还有就是工商从业者,沿用唐代规定不许科举。但实际操作起来,考科举的工商子弟多了去,就连宋英宗都颁布诏书:“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n
这份诏书,等于承认工商子弟能够科举做官。
\n
啥叫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
\n
能考上的就是,考不上的就不是!
\n
白崇彦仔细思索片刻:“这样吧,卖给你们的山地和山林,全都挑选没有地契的。你们今后的身份,是从荆湘逃荒来的流民,已经在本地开荒数年。那些山地,都是你们开垦出的荒地,官府依律给伱们户籍和田契。”
\n
“如此,大善!”朱铭非常满意。
\n
宋代不但鼓励兼并,还鼓励百姓开荒,只要把土地开垦出来,朝廷就给予户籍和田契,甚至新开荒地还有赋税减免。
\n
看似是个良政,其实早就变形。
\n
就拿京西南路来说,紧挨着首都开封所在的京西北路,按理说应该人口稠密、百姓富庶才对。实际情况却是,地广人稀,田野荒芜!
\n
有大片荒地,百姓却不愿开垦。
\n
一是你开垦数年,好不容易耕熟了,能去官府登记领证了,突然就有豪强跳出来,说这明明是俺们家的地。就算豪强不出手,官府那里也不好搞,田契很难拿到,收税却一个比一个积极,分分钟让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