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日产量高达四百余件。
\n
没有这个产量,还真没法补充的起来。
\n
要知道一线工程的日消耗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每天损耗都是一二百件之多。
\n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老祖宗的庇佑,芍陂水利工程的大体架构还在那里,主要还是疏通淤泥,加深壕沟,增设支线水渠和水排,不需要进行开山之类的最高难度工程。
\n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人力资源充沛,不但动员起了淮泗本地的百姓,还送来了将近十万人的青壮,自然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n
不过饶是如此,眼下的水利工程也只是完成了主体,还有不少可以增扩的空间。但刘封觉得暂时没有必要继续增扩了,可以留待日后再说。否则真就要成了为他人作嫁衣了。
\n
“父亲,去年徐州年入一亿五千万钱,这还是父亲减免了部分苛捐杂税的结果。今年预计收入在一亿八千万钱至两亿钱。”
\n
刘封开始掰着手指给刘备算起账来:“扬州初定,虽然略有存款,却需犒赏全军,故此今年的税赋是没有了,但明年最少也能有两亿钱保底。”
\n
刘备眼睛一亮,江北两郡今年是必然要免税了,既然要施恩,就施的彻底一点,刘备是打算豁免九江、庐江所有税赋的。
\n
因此,明年淮泗旱情变小一些之后,那肯定是要照常征税了。
\n
“最后豫州,估计也能有两亿钱左右的收入。”
\n
刘备明面上就已经有了汝南、沛国、鲁国、梁国四个郡国,同时还对陈国有影响力,因此豫州大半已经在他治下。
\n
豫州乃是大州,极为丰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商贸发达。
\n
即便少了颍川和陈国的赋税,一样可以轻松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