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同等肥沃程度下,水田的产量是最高的,西南地区的水田水稻种植,已经出现了一年两熟制。
\n
在东汉,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灌溉成本比较低,五亩水田的价值,差不多相当于八到十二亩水浇地。
\n
这个差值主要是看灌溉成本,就好比眼下这种群山峻岭之中,灌溉系统不但成本昂贵,而且修缮也十分麻烦,水田的价值甚至能是水浇地的三倍以上,最夸张地区甚至能达到十倍。
\n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灌溉的成本和水利条件。
\n
如果水利条件优越,灌溉成本就会很低,同时,得到充足水源的水浇地,粮食产量甚至不逊色于水田,价格自然就很靠近了。
\n
与之相反,水利条件越差,灌溉成本越高,水田和水浇地之间的价差就越大。
\n
至于旱地,那就更便宜了,一般五年左右的产出就能买上一亩,也就比荒地贵上一些。
\n
听到龙家只有一万六千亩水田,加上水浇地都不过四万,陆逊先前的好心情还是受到了一些打击。此处地处险要,而且距离律高县也不远,又有温水连通,这里的产出可以有效的补充前线,运输成本极低。
\n
可以说这里产出一石粮食,抵得上后方交州运送两到三石粮食。
\n
以现在的粮食产量来大致估算的话,这六万七千多亩田地,一年可以产出大约十一万石左右的粮食。
\n
按照东汉人的消耗,成年男子每年需要20石粮食,成年女子则略少,但也需要15石粮食。至于老人和孩童,大约是10石。
\n
但这是最好的情况,绝大部分地区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n
别的不说,冬季以及农闲时的消耗就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字,很可能只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