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喏!”
\n
周瑜恭敬应答,重回席中。
\n
随后,周瑜详细介绍了他此番入豫章的过程,以及如今豫章的情况。
\n
刘封听完之后,开口问道:“如今祖郎何在?”
\n
周瑜拱手答道:“我已释其归家,其人在丹阳、豫章山越中颇有威信,瑜欲服其心,以收丹阳、豫章山越之众。”
\n
山越此时依旧是原始部落制度,别说开化了,连大型部落联盟都很少有,远不如荆蛮汉化程度高。就以祖郎和沙摩柯为例,前者是丹阳郡山越中的佼佼者,但其部落也不过万人规模,能动员出一两千山越兵,即便发动同盟友好的部落,兵力也不过四五千。
\n
可沙摩柯却已经是荆蛮联盟的大头领,自己部落就有两三万众,其他直接听命于他的部落高达十万人以上。
\n
这并非是荆蛮人数比山越多,也不是荆蛮的生活地域比山越富饶,完全是因为双方组织度之间已经甩开了巨大的差距。
\n
这其中的根源就是荆蛮在积极努力的汉化,而山越却由始至终故步自封。
\n
刘封点了点头,对周瑜的做法表示了支持和满意:“那祖郎就交给公瑾你来折服,如你所言,此人若在豫章山越中颇有威信,那我若欲得丹阳山越效力,其人若能成我之助力,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n
想了想后,刘封又补充道:“吾对山越之民,无有偏见歧视。吾尝闻山中缺盐铁,铁目前不能给,但盐可以给。”
\n
沉吟片刻后补充道:“对了,还有绢帛,山越人不会织布,我会下令给元常,命他给你调拨两万批布匹,汝可自行决断。”
\n
周瑜心中一阵火热,刘封这是又给资源,又给权力,可谓是国士之恩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