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中几乎全败,连颜良、文丑都战死了。
\n
可主力决战时,袁绍依旧拥有十万大军,可谓是随战随补,后备力量十分强大。
\n
而一旦主力决战,那倒霉的就变成曹操了,一改之前的百战百胜,被袁绍正面击败,压迫的苦不堪言。
\n
只是有一个点相当吊诡,袁绍分兵百战百败,但他其实最终却是输在了抱团中路,不再分兵的决策上。
\n
曹操分兵百战百胜,可他最终胜利却是胜在了中路抱团。
\n
原因就是袁绍的分兵虽然一直兵败,但却有效的牵制住了曹操的精锐,使得曹操最核心的精锐武力疲于奔命,到处救火。
\n
可袁绍分兵战法一停止,曹操的精锐部曲可就腾出手来了,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袁绍的后勤补给线了。
\n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核心就是乌巢之战。
\n
乌巢之战的本质就是粮食。
\n
而乌巢之战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恰恰是之前徐晃、史涣截击韩猛的运粮队。
\n
正是这次成功的截粮行动,使得袁绍军也陷入了缺粮的境地,随后才有了乌巢一战的致命绝杀。
\n
曹操对袁绍是真的怕,袁绍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n
刘封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在保证自己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尽其所能的答应曹操的求援要求。
\n
眼下已经与原时空中的局势截然不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n
官渡之战很大可能不会再有,主战场反而可能会转至河内。
\n
刘封也会担心曹老板扛不住袁本初的。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