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无数的名贵花卉,奇花异草,各种水果蔬菜。
粮种也是三年一改良,因为有宋珣,大丰越来越丰收,朝廷也越来越富裕。
朝廷的局势稳定了,皇帝直接派兵灭了吐蕃。
从此以后,吐蕃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安氏后来又给宋珣生了一个女儿,造纸也不再是安氏独有的。
这么大的利润,安氏本来也吃不下,她所图的也不是钱。
和宋珣商量之后,安氏就把造纸的方子公之于众了。
原来觊觎宋家这份产业的世家们脸黑了。
他们都打算好了,计划着得到造纸术,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
现在可好,方子居然直接被公布出来了。
人人都知道的方子,还有什么搞头?
更何况造纸居然如此简单,廉价,他们可以想象,以后纸肯定要越来越便宜,这对他们世家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
世家们都把宋珣给恨上了。
不过没关系,宋珣给皇帝出了阳谋,改良版的推恩令。
世家们气的吐血,实在是太阴损了,这是要绝了他们世界的根啊!
世家的次子和庶子们倒是高兴的不行,能得到一些家产,分出去当家做主,他们自然也乐意。
靠着这一手正大光明的阳谋,世家门损失惨重。
便宜的纸张,降低的读书成本,让朝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
昌明年间,尽显国运之昌隆,盛世之华章。
这辈子,宋珣守在宋父宋母的床前,看着父母含笑闭上了眼睛。
他们从一介泥腿子到如今的富贵日子,都是儿子带来的,儿子出息,儿媳孝顺,儿孙满堂。
他们这辈子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宋父宋母去世之后,宋珣就赋闲在家里。
宋珣已经向陛下请辞了,他年纪不小了,也到了退下去的年纪,宋珣自然不想再拖。
皇帝格外不舍,宋珣很坚持。
皇帝很无奈,就算再不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些年宋珣为大丰立下无数功劳,因为有宋珣,大丰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饱饭。
如今安国公只有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皇帝能不答应吗?
皇帝心头滴血的送走了宋珣,听说宋珣带着妻子游山玩水去了。
皇帝第一次萌生出了退位的想法,这个位置坐的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当初在战场上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