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将三千个常用汉字简化,就可以达到方便教育推广的目的。”
瞿秋白微微皱眉,提出疑问:“可汉字的表意特性,确实增加了学习难度,这是不争的事实。”
秦浩点点头,再度在白纸上“日”“月”“山”等象形字,随后展开:“瞿先生说得对,但这恰恰是汉字的优势。这些象形字,三岁孩童看一眼就能理解。我们可以从象形、会意字入手,循序渐进。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皆已消亡,唯有汉字能从甲骨文走到今天,不正是因为它始终在适应、在进化?”
“我们的祖先也遭遇过外族入侵,屈辱苟活,一眼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为什么时至今日,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还在存续,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总有那么一群人用生命与热血扞卫民族的脊梁?”
“恰恰就是因为汉字,书同文车同轨,文化伴随着血液一代代流传下来,贸然废止汉字,无异于是在自断脊梁。”
章太炎激动地站起身为秦浩鼓掌:“说得好!”
会场里先是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随后,掌声越来越多,越来越整齐,犹如烈火燎原一般蔓延开来。
胡适几人面面相觑,怎么都没想到,他们这么多擅长耍嘴皮子的,居然会被一个“无名之辈”驳倒。
就在此时,陈庆同突然举手:“汉字不适合排版印刷,导致出版效率低下,阻碍文化传播,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教育救国就是一句空谈。”
秦浩正色道:“雕版印刷也好,活字印刷也好,乃至现在最先进的滚筒印刷,只要我们解决简体字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印刷效率的问题。”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秦浩的声音渐渐低沉却愈发坚定:“我明白大家的焦虑,我们被列强欺侮得太久,太想找到救国良方。但文字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与祖先对话的密码。当年王懿荣在龟甲上认出甲骨文时,他看到的不是骨头,是文明的火种。今天,我们难道要亲手掐灭这火种?”
会议厅里静得能听见怀表的滴答声。
章太炎忽然重重拍桌:“说得好,说得太好了,我们的祖先大多数时候都是领先世界的强国,现在落后被列强欺压,那也是我们后世子孙不济,怎么能把责任推给祖先,推给祖先创造的汉字呢?”
“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
雪后的北京城被阳光照得刺眼,国民政府会议厅外的石阶上结着薄冰。秦浩裹紧羊皮袄迈出门槛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