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话可谓是问到了点子上,简雍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点起了头。
\n
外兵入洛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敢于做这种事的将领,多半都会被天子猜忌,而没个好下场。
\n
董仲颖有剿灭黄巾的功劳在身,又刚平定了凉州动乱,仕途正是一片大好的时候,怎会愿意做这种事?
\n
他虽然是袁家门生故吏,可既然都坐到这个位置上了,谁还会被这种身份限制死了?
\n
说到底,目下正值乱世,日后中枢胜者无论是宦官还是士族,多半都要下本钱来安抚董卓这种手握重兵的边郡武人。
\n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来掺和这种事?
\n
曹操看了看院子里那群扶刀的游侠们,迟疑了会儿,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刘备对属下的掌控力度,也为表诚意,便苦笑一声,不无敬佩地道:
\n
“玄德如此说,便是将董公看得低了。他才是这个计策的首倡者。
\n
董公不为名利,只为扫清汉室积年沉疴,还天下一个朗朗晴空,此行何其光明,此心何其磊落!”
\n
说到最后,曹操的语气激昂了起来,不管日后如何,最起码此时的典军校尉曹孟德,还是一个胸怀大志,满腔热血的年轻人。
\n
作为贴近中枢的权贵子弟,他受过系统性的精英教育,作为海内名儒的弟子,他也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他更将这些经历、学识都凝聚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政治理想。
\n
在还未亲眼见证汉室崩塌的当下,曹操还以汉臣身份自居,所以他的政治理想也只是停留在“愿为一征西将军,兴复汉室”的阶段。
\n
试问,这样一个曹操又怎么能不佩服,甘愿将身家性命都摆上赌桌,只为“诛宦”大计能功成的董仲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