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招抚黑山贼,就是他诸多尝试中的一种。
\n
为此,他不惜派出自己的族弟,亲自前去招安,就是为了获得一支能够游离在洛阳军制外,能够便宜行事的私兵。
\n
朝中衮衮诸公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赵忠的打算,便频频上书反对,就连十常侍内部,都不乏对他冷嘲热讽,袖手旁观之辈。
\n
——赵忠这种行为,虽说是另辟蹊径,为自己谋后路,却也不免有置群宦于不顾的意味。
\n
到最后,赵忠虽然还是成功说服了天子,可现在,既然事情未成,闹到要调兵的地步,那几家自然不会轻易将兵卒调出来,让他驱使。
\n
就算赵忠手持虎符,这些隶属党人、外戚一派的校尉们,也有千方百计可以推辞、拖延。
\n
就连代表宦官一派,手握除天子以外最高指挥权,能够统制全军的上军校尉蹇硕,都不会卖赵忠这個面子。
\n
原因很简单,蹇硕虽是深受天子信赖,被委以上军校尉,统制西园全军的重任,可他在内廷官位上,还只是个小黄门,与赵忠、张让这种俗称“十常侍”的中常侍们,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n
他想要往上爬,自然就要与赵忠等人产生冲突,蹇硕又手握兵权,众常侍固然官位高他一头,却也不能将其压制,从而在内廷形成了相互制衡、相互掣肘的格局。
\n
所以,虽然同为宦官,立场天然相同,可这祸事分明是赵忠一力惹出来的,蹇硕不去落井下石已是仁至义尽了,又如何会帮他擦屁股?!
\n
赵忠无奈之下,便只能去调动西园八校尉中,背景最浅、势力最小的右校尉淳于琼。
\n
看着那小黄门离去的背影,赵忠双手拢袖,望着繁华的洛阳城,怔怔出神。
\n
既然太行山那边的谋划已不行了,他也要想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