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少赚一点,给收鲜船得了。”
叶耀东听着滋拉声,也能拼凑出讲的什么。
“我有合作的伙伴,靠岸回去后,直接把货给合伙人处理就行了。”
赵成周道:“那倒也行,就怕来回太过耗油,你这船耗油可不得了,随便加一次油都得几千块了。卖货又耽误太长时间,得不偿失,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在海上的还能多捞一点。”
“嗯,我这船上也有大型几百吨的冷冻室,冷藏室,值钱的留起来冷冻,其他便宜的暂时冷藏,期间你们有叫来收鲜船的话,我也跟着卖。”
“那行,那你自己有计划就好,你这船确实比我们大多了,累计个20天,然后回去一块卖都行。”
叶耀东本身也是这么想的。
这条船可是按远洋渔船的标准打造的,后期他又改造了一下,会更加的实用。
冷冻室想要储存20天的货大概也勉强,这年头的资源丰富,收获量肯定不小。
但是他还有冷藏室可以放,只要偶尔卖了,再继续放新鲜的轮替,直到到时间满载而归。
他都已经设想的好好的了,这样也能收益最大化,靠岸卖那么多货当然更值钱了,翻一倍可不是小数目。
来回耗油几百上千块,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们之所以卖给收鲜船,也主要是避免上岸卖货太费事,毕竟量大不好消耗。
丁叔道:“我们这按现在2~4节的速度,估计得拖两网才能到达捕捞点。”
“好的,这样的作业方式跟我之前渔船的捕捞方式类似的。”
……
他们边作业边前行着,叶耀东也偶尔断断续续聊几句,增加一下彼此的熟悉感,也缓解一下在海上的枯燥作业。
一路上,在捕捞过程中,他一直关注着显示屏,只要声纳探测到有红点的,他就立即往红点的方向偏移,调整捕捞方向跟策略。
颜色越深说明鱼群密度越大,到时候收上来的货自然也就越多。
船员们也会持续监控网具的位置和状态,确保拖网顺利进行。
同时他也留意着密度,现在有声纳探测仪,他们收网的时间也是得根据鱼群的密度来调整。
鱼群的密度越低,自然拖网作业的时间就得花的长一点,这样才能确保渔网收上来后,有足够的鱼量。
这一网他预计花了三个多小时,大概也是还没到真正的深海,费的时间跟以前东升号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